呵呵,看来yn800323还是个纯情的大学女生,单纯可爱。
或许是我们经历不同,感受也就不太一样了。
老实说,由于年龄的关系,我并没有亲历过战争,但体会却很深。
记得前几年印尼发生暴乱,大批华侨受到冲击,许多人被杀、财物被抢、房屋被烧、妇女被奸,当时我正在国外,一些有正义感的记者冒着生命危险拍摄下了血腥(不亚于当年日本侵华)的场面,掠夺、烧杀过后的画面是:一群十六、七岁的印尼少年,手拎着被砍下来的华人的头颅(手抓着头发),在镜头前晃来晃去,脸上挂着既有点天真、又很骄傲的笑容。他们在当地被当作民族英雄。我不知道国内有没有这方面的报道。
其实,在战争和某些政治因素下,人的心灵被扭曲了,这才是人类最大的悲哀。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,人们才如此地渴望和热爱和平。我想The English Patient所表达的战争的残酷性,也是这部小说和同名电影都能获奖的主要原因吧。不知各位有没有读过南非作者库切写的《耻》,也是获奖小说,同样描述了人性与道德的冲突,只是不如The English Patient的唯美画面、音乐与残酷战争的强烈对比,所带来的感染力那么强罢了。
不过,单纯是一种幸福,简单也是美。yn800323,你令人羡慕哦!大家说是吗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