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
马上注册,结交更多好友,享用更多功能,让你轻松玩转社区。
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,没有账号?注册
×
最近在看MIPI DSI的文档,对于mipi如何控制Video Timing这块一直没搞明白。Video数据先由DSI控制器打包,打包完通过DHPY 串行发出去。那这些包是怎么控制HSW, HBP, HACT 和HFP的呢?
对于peripheral来说,HSW/HBP/HACT/HFP这些定义都是以 pixel clock为单位的。
假设peripheral的参数定义是 480*854, frame rate = 60Hz
HSW:10, VSW : 4
HBP :60, VBP :20
HFP : 60, VFP : 20
pixel clock为33.33MHz (period = 30ns), 所有 tHSW = 10*30 = 300ns.
是否意味着:MIPI发送了Hsync Start (HSS)的包,然后发BLLP, 最后发 Hsync End (HSE)包,那从HSS到HSE的时间就是tHSW的绝对时间 300ns呢?
如果是的话,那 RGB的绝对时间怎么算呢? 这个一旦图像分辨率定了,这个会随着MIPI的传输速率变化而变化。
|
|